陳文夫
陳文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他30個春秋如一日,奮戰在我國大型水電建設一線,先后在三峽、溪洛渡、白鶴灘等三個世界級水電工程建設中發揮骨干主力作用。他始終堅守“推動行業發展,實現水電報國”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水電建設和行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曾獲得省部級獎勵10項,發表SCI、EI論文5篇,其他論文5篇,授權發明專利6項。
他是三峽工程的優秀建設者,親歷了從籌建到主體工程建設全過程。籌建期參與三通一平工作,按期優質建成了業主與施工營地、油庫、倉庫等輔助設施;二期主管廠房工程,實現了安全準點發電;三期主管大壩溫控工作,國務院質量專家組評價“右岸大壩是一座沒有裂縫的混凝土重力高壩,創造了世界奇跡”。
他是溪洛渡大壩建設管理的“主持者”,成功建成無裂縫300m級特高混凝土拱壩。大壩澆筑“條帶法”工藝工法在他手中成熟,“數字大壩”首開我國智能建壩先河,成套溫控理論和精細化溫控措施終結“無壩不裂”的歷史,成就了“拱壩精品、西部典范”,榮獲被譽為行業“諾貝爾”的“FIDIC工程項目杰出獎”。
他是白鶴灘水電站工程質量管理的牽頭人,更是大壩工程建設的“總設計師”與執行者,攻堅克難的領頭人,推動行業發展的追夢人,實現水電報國的踐行者。白鶴灘大壩已澆筑780萬m3混凝土,無溫度裂縫,無質量問題,大壩整體精品,電站廠房亮點紛呈,泄洪洞工程全面精品,白鶴灘水電站工程質量受控,“傳世精品、水電典范”逐步呈現。
他擔當有為,攻克大型水電工程建設一系列世界級技術難題。他牽頭攻克了利用柱狀節理玄武巖作為特高拱壩基礎、全壩使用低熱水泥澆筑、300m級特高拱壩溫度控制核心技術、拱壩整體均衡連續上升高強度施工關鍵技術等一系列世界級技術難題,為大型水電工程建設提供了借鑒。
他堅持技術創新,研究創新應用了巖石蓋重固結灌漿、復合散能爆破開挖、門槽一期直埋技術等壩工關鍵技術,尤其門槽一期直埋技術,結束了我國水工界門槽二期施工的歷史,有力推動了水電建設領域技術進步和發展。
他致力于智能建造,組織構建了大壩智能建造體系,在大壩進度仿真、智能澆筑、性態仿真、智能溫控、智能灌漿、信息平臺等智能建造技術與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為“行業示范、全球引領”,大大提升了施工技術和建設管理水平。
他善于質量管理,開展了全面推行標準化工藝、全面創建精品工程、全面防范質量風險等質量管理,在他和他的團隊不懈努力下,白鶴灘水電站質量穩步提升,政府質量監督站專家組給予高度肯定,評價由以往的“總體受控”提升為“受控”,兩字之差,份量千鈞。
他是工程師中的高級管理者,更是管理者中的出色工程師。他是推動行業發展的執著追夢人,更是水電報國的忠實踐行者。